(選自
白雲老禪師著作
《大般若經要解》)
這一單元要介紹的是「寂靜相」,
上單元談的「寂滅」是以「生相」而言,這裡要談的是「寂靜」;「靜」是以「動態」來看。所謂「生相」與「動態」,從表面上看是相同,但在「法」的意境上卻不同;因此,「生與動」、「滅與靜」,必須先明白彼此之間的差別與關係,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。
「生相」的發生有表面的,也有內在的,例如:面對一個問題,表面好像無動於衷,其實內心非常不自在,不論表面也好、內在也好,若以「相」來看,「生相」只是表面的現象,內在的人家看不見;「動」就不一樣了,外在生起的動,比如煩惱來了,身心不自在,從表面立刻可以看到,即使有些人遇到問題,能沉得住氣,表面不動聲色,其實內心已經有了煩惱,可見於「動」而言,內在還是動的;由此,可以分別「生滅」與「動靜」之相的差別。
例如:海洋、河流有時會產生「暗流」,「暗流」從表面看不見,所見一片平靜,其實內在是動的,如同人的「五蘊」──「我意識」的表現,它是以「生滅」來說相,是一種表相。另有心理學上的名詞──「潛意識」,就有動靜的差別了,為什麼?因為當潛意識未顯現時,它是靜態的,但並不表示不會發生,只要「潛意識」一顯現,就有「動靜」的分別。
可見「生」與「動」,因為有「生」才有「動」,只不過有表面與內在的差別,如果能夠把握就可以了解:不是修禪定就能「寂靜」,如果還需要修禪定,那表示還會亂,因為會亂才須修禪定;而「定」是要做到不亂,會亂希望做到不亂,那是一種「生滅相」。如何才是不亂呢?這就涉及到「動與靜」的問題了,例如:「參禪」,參一句「祖師西來意」,大家坐在那裡,表面看起來是靜的,其實內心是動的。「禪那」之所以稱為「靜淨地思考」,源於禪是以「靜」為前提,表面靜、內在動,其中很難發現它的「生滅」,若以「生滅」來看禪定,是看不出來的,因為其外在不起生滅,無「生相」的生起,比如:手、眼沒動,好像處在靜態下,完全看不到「生滅」,但內心還是有「動靜」的存在。
因此「寂靜」是以動靜來說,「動」依「生滅」為緣起,才有動靜的現象;如果捨棄了「生滅」無法談「動靜」,談「動靜」如果否定了「生滅」,那就落於虛妄的觀念中,佛法一向是把事情弄個清楚。例如:關係業的行為造作,以「五根」、「六識」來說,五個根本 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) 的造作是表面的,第六根是內在的,它不能作主,必須依於五蘊的變化作用才能真正分別什麼;所以,如果談「動靜」,那是談五蘊,而五蘊是「內在的」;談「生滅」則是依六根或六識,這是「生滅」與「動靜」在理論上的差別。
了解這些道理後,再看前面談過的「空相」與「離相」,都與五蘊有關,但這裡談「寂靜」,並不是說一切不動了,或完全靜了就是「寂靜」。「寂」的意思是「沉寂」,必須於「動」已不起,連「靜」也多餘了,那才是寂靜,那是一種什麼境界?依於「生滅」是「有餘」的話,「動靜」則是「無餘」,「無餘」是究竟的結果,那要用什麼方式來把握呢?好比:學佛法,剛開始依著經文一句一句學,或者對經文還不熟悉,必須一再翻閱經典,依賴經典才能憶起其中的道理,那是表面的,還有「生滅」的現象;但依「生滅」為緣起,表現的是一種「動」的現象,如果已將書本的內容全部融會貫通,並依著書本的內容來表現,根本不需依賴書本了,人與書本的關係即成為「靜」態,因為靠的是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力。
因此,談「動靜」是依「生滅」為緣起,進而從「動靜」著手,由外在的「生滅」,進入內在的「動靜」,做到「動」不生起,連「靜」也不需要,那才是「寂靜」的境界,佛法稱作「無餘涅槃」,也就是已無剩餘的問題存在了,是一種圓滿、究竟的境界。那要怎樣才能達到「寂靜」的修養?就須以「觀法」的方式來把握了,可以說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或各家各派,都離不開「觀法」,因為觀法的本身是一種「外靜」、「內動」的修養,其下手的工夫是「觀」,一種深入的察覺,也稱作「觀照」或「返照」。梵文所謂的「毗婆舍那」是談「觀」,究竟該如何認識,進入「觀」的修養呢?談「寂靜」的道理,如果依於方才所言,一般看書都看文字和字義,一旦文字、字義都知道了,才能進入「內觀」,內觀什麼?就是去思考其中的道理,不只是背文字而已,好比談大小的「大」字,從文字及道理來看,大概也知道物品有大、小的差別,但依這種方式著手只是表面的,還是在「生滅」中打轉,而進入到「觀」就不一樣了!如果用「內觀」的方式來看「記憶」的現象,五蘊完成的結果是記憶,稱為「如來藏」或「第八識」,有大、小的作用表現,「大」可以大到不管多少知識經驗都能放得進去;「小」則不喜歡的,不願入耳的,但事實上還是聽進去了,因為如果沒有聽進去,就不會表示喜歡或不歡喜。
談「觀」究竟要「觀」什麼?絕不是依自我意識來作「觀」,必須探討其中實質的存在價值,若以記憶而言,一個人的記憶「好」與「不好」,究竟哪種較多?有說:「回憶是老年人的事。」年紀大的人每天無所事事,就會回想過去,不管好、壞都會有,當與別人聊天或教訓兒女時,往往會說:「想當年⋯⋯」但那只是「想」,不是「觀」;「觀」有檢討、改進、調整的意涵,使原來不好的轉變為好的,好的還要加以提昇,所以完全是一種內在的修養。談「動與靜」也是一種內在的修養,必須以「觀法」來完成;因此在「生滅」中行「觀」那是不可能的,最多只停留在「想」,至於要到達什麼樣的「想」才入於「動靜」的範圍?基於「想」依生滅而起,即使「非想」還是生滅,只是它不同於原來的「想」,已做到少許的調整,一定要進入到「觀」,那才是「非非想」的完成,它是根據四禪八定而完成的。所以,由「四禪」、「四無色」,要進入「第八定」才算是真正達到「內觀」的修養;「觀」絕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在燄口時結個手印,觀個顏色或梵字,那都只是「想」,真正的觀是一種「內觀」,是「外靜內動」的修養。
所以,如果問題還在,表示還有動有靜,唯有經過「觀」的修養,才能使動態完全靜止,入達十地菩薩的第八地「不動地」寂靜的境界。也就是說七地以前還會動,唯有經過「觀」的修養完成,才是「不動地」的境界,絕不是正在「觀」的時刻就能顯現這種境界,這點要特別注意。因此,如果還需要用觀法去修養,那還是在動中,一定要到達八地「不動地」,根本不會產生動態了,那才是「無餘涅槃」的寂靜境界,至於為什麼八地以上稱為「無餘」?七地以前叫「有餘」?因為「八地」已是菩薩「等覺」位,等同佛陀一樣的修養了,說「等於」而不說「完全」,源於人還活著,唯「起心動念」對他而言已不成問題了。
因此,「動與靜」來自「生滅」,要完成寂靜的境界,需要用「觀法」,而「觀法」又有各式各樣的觀法,有修淨土的「十六觀法」,依《觀無量壽經》的內容去觀;「天台宗」談的是「三諦三觀」;此外,各家各派都有觀法,如果能把握某一觀法,適用於某一方面,整個道理方法都在同一個系統下,那才可以確定是「一門深入」,否則還是一團亂。目前教界,有許多人分不清自己所說的學系,究竟是淨土、禪宗、密宗、法華、華嚴還是唯識?一談起道理,一會兒談這家,一會兒談那派,問起各家各派的思想,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甚明白,事實上僅僅一個觀法就有許多分別,因為每個人的根器、條件、興趣及所親近的善知識都不同,必須要相契相應、把握方法,才能獲得效益。
修禪宗就要常修「禪那」,那麼禪宗的觀法是什麼呢?就是「實相無相」或「實相觀法」、「無相觀法」,如果修禪的,硬以淨土的「十六觀法」或把天台所謂的「五停心觀」放在一起,那會一團亂的!好比很多人在打坐時,觀個「梵字」或觀什麼顏色或光的,那哪是純粹的禪呢?甚至還有人把「天台」的教觀──「五停心觀」擺在禪宗裡,那是錯誤的!其實「五停心觀」中的「白骨觀」或「不淨觀」,都不屬於禪宗的道理。現在的人方便得很,根本無需出門就可以參學,打開電視機,有線電視、無線電視任你收看,但問題是在電視上弘法的法師們,往往自己說的是佛法的哪家、哪派自己都不明白,那是因為沒有把各家各派做一個徹底的瞭解的緣故,因此,目前在台灣,很多自稱為禪師的,一會兒談「天台」,一會兒將「三論」的「性空之學」攪混在一起,簡直是笑話一蘿筐!
他哪知「禪宗」的「實相觀法」與「天台」的「五停心觀」、「三諦三觀」或「二諦圓融」的道理不同;還有「唯識」的「五重唯識觀法」與「華嚴」的「法界觀法」也不同;如果弄不清楚「密宗」的觀法,除了「三密加持」的觀法外,另有依於「曼陀羅法」的「曼陀羅觀」,欲到達「寂靜」之境的確談何容易!因此,「寂滅」還是一種「有餘涅槃」,能完成「寂靜」的修養才是「無餘涅槃」,可見「寂滅」可以慢慢的修養,漸次接近它的境界,但如果想要到達「寂靜」之境是很難的!
理解了其中的道理,明白「動與靜」來自「生滅」,如果要到達「寂靜」必須要使用觀法,從「有動有靜」的修養上著手,以「照」入寂,以「觀」入靜,直到「不動」了,才能達到「寂靜」「無餘涅槃」的境地,可見,如果「寂滅」以五蘊的「想」而言;那麼「寂靜」即以各家各派的「觀」來談,因此,能把握其中的「道理與方法」,就知道什麼是修養的「下手處」了。
相關佛法介紹